《健康小屋管理规范(试行)》政策解读

2024-06-21 21:04 jkxw_admin 阅读

明确健康小屋的功能定位。

健康小屋以公共卫生服务为重点,以设备检测为切入点,结合基本医疗服务,建立综合、连续、协调、可及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模式,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利用率和影响力。健康小屋应承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职能,传播健康知识、促进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形成;引导社区居民主动参与、自我管理,早预防、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、早康复;对患有慢性病、老年病、常见病等疾病的居民进行规范管理和个体干预,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。

提出健康小屋建设标准。

健康小屋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和管理,房屋面积应在30平方米以上,便于开展居民健康宣教、体检等活动。健康小屋设备以省里统一配备为主。主要有身高、体重、血压和人体成分检测设备,五官、体温、眼底、血氧和神经触痛全科检测设备,亚健康状况中医检测设备,膳食宝塔、流媒体等健康教育传播设备,电脑、打印机等办公设备。健康小屋设备要统一安放在健康小屋内,按固定资产做好登记,设专人管理,不得随意占用。健康小屋要做到“五有”,即有居民健康档案信息、有健康教育宣传栏、有全科医生团队、有服务团队制度、有绩效考核方法。

健康小屋人员配备及工作职责。

健康小屋要配备一名具有医疗或相关专业资质的专职工作人员,熟练掌握检测仪器设备运行操作技术,并能解答有关基本健康知识咨询。健康小屋要至少配备一组全科医生团队提供服务。由具有执业资格并依法注册的1名全科医生或1名中医师、1名社区护士及1名公卫医生组成。全科医生团队按照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(2011版)》、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》、《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》及相关法律、法规开展各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。主要负责居民健康管理的相关告知,为重点人群提供免费健康检测,开展健康宣教,有针对性地实施慢病干预及基本医疗服务,规范采集健康数据,完善居民健康档案等健康管理工作。

 

电话

186-1852-3868
135-2124-0378

邮箱

3135380456@qq.com

TOP